九曲黃河浩浩湯湯,自巴顏喀拉山脈奔騰而下,流經青海、四川、甘肅、寧夏、內蒙古、陜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山東九?。▍^),哺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。而隨著黃河的綿延流淌,同樣一把黃河泥,卻被沿黃省份“玩”出不同花樣。
4月17日下午,2023山東省春季黃河大集啟動暨清風湖夜市開市儀式在東營舉行。來自沿黃九?。▍^)的“黃河泥作”手造相聚黃河入???,奏響“黃河大合唱”,向全國各地游客“講述”著動人的黃河故事。
在河南省??h,依托黃河膠泥而產生的??h泥咕咕,于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“泥咕咕,也就是泥哨,因為用嘴吹時會發出低沉的‘咕咕’”聲而得名?!睆暮幽系綎|營參加黃河大集的??h泥咕咕非遺項目傳承人張俊閣說,把河南的黃河膠泥非遺手造帶到黃河入???,是一種尋找黃河文化共鳴之旅。
“牛頭塤是流行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民間樂器,尤以在西海固一帶最為盛行。因其用黃河岸邊的黃膠泥制成,因吹出聲音近似“哇”“嗚”,又名‘泥哇嗚’?!痹邳S河大集現場,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國家級非遺泥哇嗚項目傳承人楊達吾德介紹,泥哇嗚因捏制方法的不同,形成了牛頭型、牛角型、魚鳥型等不同造型。
黑陶,因在燒制過程中采用了滲炭工藝,陶體烏黑發亮而得名,6000年前便在山東這片土地上流傳。由于其原材料取自黃河中下游地區沉積而成的“紅膠泥”,因而被視為黃河中下游地區龍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號。
上世紀70年代以來,山東德州成功推出帶有龍山文化特色的黑陶,并以其造型粗獷樸拙、制作工藝精湛、色澤渾然天成、叩之清脆悅耳而聲名遠播。
還有誕生于黃河入??跂|營市的黃河澄泥印,同樣擇取黃河入海沉積的紅泥,經陳腐、揉制、壓坯、雕刻、拋光以及數日不間斷電窯燒制等20余道工序制作而成,其透露著大自然的氣息,喚起更多人對黃河文化的敬仰與喜愛。
一把黃河泥,承載著黃河文化的歷史變遷,更將沿黃九?。▍^)緊緊聯系在一起。如今,通過黃河文化論壇這一平臺,沿黃“朋友圈”會不斷發展壯大,同心協力寫好新時代“黃河故事”。
(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齊靜 趙琳 楊帆 報道)